第28章 我就是赵构

+A -A

  我为什么拜佛祖?

  这句话一直冲击着赵构的大脑,明明自己不喜欢佛教,为什么还是不自觉的进庙拜佛了呢?

  此时,赵构已经忘了系统拟人的不开心。

  “其实你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。”

  “你不自信。”

  “你也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属性。”

  济公发出一连串的灵魂拷问。

  王伯安还想要听,帝边的赵云拉着他走开了。

  王伯安:“你拉我做什?”

  赵云:“你想偷听圣言?”

  王伯安:“我是因为没听懂,所以想听听,你听懂了吗?”

  说实话赵云也没听懂,但是他的谋略比王伯安高多了,其实他觉得赵构应该不愿意让别人听见他与这位疯和尚的对话。

  赵云和赵成本来就是兄弟一起从相州护送赵构到应天府登基。

  与王伯安是旧识了。

  可是最近王伯安最感觉这个赵云变了,变的自己不认识了。

  赵云和王伯安的动作,赵构没有理会。

  只对济公道:“你什么意思?”

  济公:“一个人做梦,他总是会觉得很真实,再假也真实。比如梦见自己当了皇帝,就想不起来,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了,他就真以为自己是皇帝了。”

  “你什么意思?你的意思是这是我的一个梦?”

  赵构想到这,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想不起自己前世的父母同学,可是明明记得自己坐在现代化的电脑桌前就穿越了。

  自己拥有后世的知识体系,这么久,现在才发现,什么亲戚朋友,自己居然模糊了:“这?”

  济公:“不要想了,你的现实才是一个梦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济公:“不明白?你现在应该知道平行宇宙,我就是平行宇宙中的一个管理员。”

  赵构惊恐道:“不!你等等,你说我的那个现实才是一个梦,那么现在才是真实的,不管现在这个平行空间如何,我就是这个平行空间真正的赵构。而不是穿越者!”

  “聪明,想明白了?”

  赵构突然之间发现为什么自己对赵旉那么亲密,居然想都没想就封他为太子,原来真是自己的亲儿子。

  要知道他其实并不是皇后邢秉懿的亲生的,只是长子,不是嫡长子。

  而对于怀孕的邢秉懿还是那么信任,原来我就是赵构。

  赵构容易明白了,苦笑道:“你这是何意?为什么要愚理弄我?”

  济公:“怎么这样不好吗?”

  “你看你知道了历史走向,你救了你家人,你还提前当了皇帝,并且让岳飞提前总督北伐。这一切难道不是好事吗?”

  赵构怒吼道:“可是我没有救我娘!”

  他现在终于明白,为什么他曾经那么想去救赵构的生母。

  但是当时理智让他忍住了,平白给自己找个太后,何必呢?

  虽然当时他以为是自己太善良,现在才明白那是母子连心。

  这一刻,韦氏的记忆也进入了赵构的脑海中。

  韦氏的身份并不高,在宫中他不是过是徽宗宠妃郑氏(显肃皇后)的侍女。

  就是一位普通的宫女。

  说起来也很传奇。

  韦氏与宫女乔氏结为姊妹,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,不能忘记对方。

  “苟富贵,勿相忘”。

  多少人能做到?

  乔氏做到了。

  后来乔氏得到宠幸,被封为贵妃,她便转身向宋徽宗推荐韦氏,韦氏因而受到临幸,这才有了赵构。

  有了赵构,母凭子贵,也被封为了妃嫔。

  虽然受到了宋徽宗的临幸,但不是宠幸。

  好在韦氏肚子争气。

  从一个宫女,诞下龙子,封贵妃,可想韦氏对赵构那是多么宠爱。

  赵构也不是受宠的皇子,他拼了命想证明自己。

  没人敢去金营。

  他去。

  很多人诟病他议和。

  但真实的情况没人去了解。

  很多人觉得宋朝武功不行,但是文治还是可以的。

  跟明朝完全是反着来,甚至觉得明宋两朝如果能互补一下,那简直就完美了。

  但实际上,宋朝的经济方面并不行。

  或者说具体一点,王朝和百姓很穷。

  要说这个坑还得从“车神”赵光义说起。

  宋太宗赵光义在上位的第2年,就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科举考试。

  这次录取的人数,超过500人。

  被历代文人称颂为,文人的春天。

  隋唐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,直到了武则天时代才采用了“糊名制”才算是完善了科举,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全盘推翻了武则天的改革,但是科举的“糊名制”确被他保留了下来。

  “糊名制”的科举制度确实是打通了寒门士子的晋升通道。

  但是很多人可能误解了寒门的意思,以为是贫寒困苦的人,贫寒那就不就是指普通老百姓吗?

  而实际上,寒门其实也是世家,寒微的门第,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,并非指贫民阶级。

  通俗来讲就是指普通中小地主。

  也许很多人觉得,觉得科举不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去参加吗?

  先不说隋唐是世族门阀。

  就是宋初期,那可是经历了五代的混战,刚刚一统一,最底层的老百姓,能买得起书吗?能请老师给他教书吗?能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吗?

  也许大家不了解,赵光义大规模扩科举带来的危害到底有多大。

  王朝的官吏,那吃的都是百姓的赋税。

  每一个王朝,那都提倡精简官吏,就是为了节省财政开支。

  哪怕是现代也是这么提倡的。

  在古代,官吏可是终身制的,也就是说:只要做官,没有被削官下狱,在死之前都可以领取俸禄。

  而现代社会官史虽然不是终身制,但是俸禄确还是终身制,道理是一样的。

  官吏增加,意味着赋税也要增加,而且是在几十年内,会不断的增加。

  更可怕的是古代的官吏还不用纳税!

  这里就不是说工资了,而是田税。

  古代农业社会,主要就是田地的税收。

  熟悉古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,古代只要有功名,那就可以不用纳税。

  扩招,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,背后是一条庞大的利益链。

  赵光义8次科举,录取的人数高达6692人。

  赵光义录取的人数,足足是他哥哥的35倍以上!

  但是赵光义和他哥哥宋太祖时期的版图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。

  那就说明在不增加官吏的情况下,大宋王朝仍然可以正常运转!大宋是不需要那么多官吏的。

我要报错】【 推荐本书
推荐阅读: 末世多子多福: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!我的星空武道末世:每日刷新情报,囤女神囤物资!全球末世:开局觉醒吞魂天赋末世:我执掌克苏鲁大军
南宋之赵构跑路从打卡开始 第28章 我就是赵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