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月考

+A -A

  书生段一鸣体弱,的确需要补一补。

  之前是因为穷,吃不饱穿不暖,自从在郡城府领了十两银子后,书生段一鸣才勉强达到温饱的程度,但那也就是每日馒头咸菜的标准。

  连买宅子的钱都是巫山先垫付的,十两银子对段一鸣来说,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看似很多,但在清河城里,如果大鱼大肉根本就撑不了多久。

  虽然每日都是馒头咸菜,但此时的段一鸣,已经比起巫山初见他时,结实了很多。

  两个时辰后,一大盆炖得烂熟的牛肉端上桌,巫山和段一鸣直接用手抓着吃了起来。

  吃肉前,巫山已经调集体内气血开始朝着胃部聚集。

  气血以一种特殊、诡异的方式在胃部运行,澎湃的气血聚集在胃部,巫山的胃部竟然长大了一圈。

  如果巫山可以內视,一定会发现此刻自己的胃部已经隐隐约约变成了一头异兽【貘】的模样。

  此貘非彼貘,全身盘缩在一起,只留下一张大嘴,仰天张开,等待着巫山的喂食。

  巫山已经感受到胃部传来的那种饥渴,伸手撕扯下一大块牛肉,就吞咽了起来。

  肉食进入胃部,巫山的胃散发着奇异的节奏在跳动着,同时也在散发着一种红色的气血光芒。

  饿!

  很饿!

  比饿死鬼还饿!

  这就是巫山的真实感受,一大盆牛肉,在段一鸣刚刚吃到八分饱的时候,巫山就已经将牛肉给吃光了。

  已经进入状态的巫山,伸手往盆里捞肉,可惜捞了寂寞。

  此刻大盆里只有浅浅的一层汤汁,但就是这些汤汁,巫山也没放过。

  巫山端起大盆,对准自己的嘴巴,大口大口的往肚子里灌着。

  咕咚!咕咚!

  巫山这么奔放的进食方式,把旁边的书生段一鸣看得一愣一愣的。

  巫山喝汤时发出的咕咚声,和段一鸣因为惊讶发出的吞咽声,形成了一曲美妙的吃肉进行曲。

  呃!

  巫山放下大盆,打了一个饱嗝,彻底心满意足。

  注意到段一鸣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猛瞧,巫山问道。

  “咋啦?”

  这一刻,书生段一鸣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。咋啦?你还知道咋了?

  “巫……巫……巫大哥,你的胃……胃没事吧?”

  书生段一鸣指了指空空如也的大盆,又指了指巫山的肚子,一副微微惊恐的模样。

  瞬间,巫山就明白了。

  “哈哈哈……无事,今日在书院学了一门秘术,有助于消化食物,为兄试试效果而已。”

  “秘术?”

  “嗯,秘术,气血修炼方面的!”

  巫山没有多讲,书院有规矩,很多东西是不能外传招摇的。

  老师讲授了,你能学到,那是你的本事,那是你天赋过人。

  书生段一鸣也看了青麓书院的学生手册,知道书院的规矩,并没有多问,只是看向巫山的目光,多了些羡慕和向往。

  日子,就这么一天一天平淡地过了下去。

  初五,清明节!

  今日,乃是青麓书院的月考日,也是巫山第一次参加月考的好日子。

  月考,对于书院大部分的学生来说,是一件喜事。

  因为每逢月考,书院都会提供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给学生使用,这是大部分家境贫寒的学生提升自己文气的珍贵机会。

  当然,对于少部分懒惰的学生来说,是一件坏事。

  因为如果连续三次月考写出的诗词文章,才气不足三尺,就会被书院劝退,永久失去在书院进修的机会。

  书院并不养废物,书院只供养真真正正的读书人。

  太学楼,书字楼二层楼。

  巫山被安排到了这里,二层楼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间宽敞的隔间。

  环境清幽的同时,才气显化后也不会影响其他学生。

  在隔间的前后左右四方高台上,都端坐着一位白衣高冠的大学士。

  这四人是专门负责监考的的讲师,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为了防止考生作弊,而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,防止考生干扰他人。

  在这种需要自身才气显化的月考中,作弊这种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。

  巫山端坐在方桌前,端详着摆在方桌上的文房四宝,其中散溢而出的灵气,让巫山欣喜不已。

  当然,这一次的文房四宝,并没有巫山进入书院时被考核那套文房四宝精致。

  那时的文房四宝,是书院大学士自身专用的,那会只是借给巫山用用而已。

  然而,就算是书院这种制式的文房四宝,也不是巫山可以拥有的。

  一刻钟后,从书字楼七楼传来一道宏亮的声音,亲切又不失威严。

  “今日乃是清明,诸位学子可以此为题,诗词歌赋不限,以显化才气的高度为准。”

  “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,过时者算不合格。”

  话落,从书字楼七楼传来一声钟鸣,钟声深沉、悠远、圆润。

  考试开始了!

  巫山的心脏有些不争气,竟然在钟声响起后狂跳了起来。

  这种情况,巫山很清楚,是紧张。

  就像记忆中的那个世界一样,在高考的时候,巫山的心跳在加速。

  巫山闭上眼,调整情绪,让呼吸变得缓慢。

  呼……吸……

  第一次参加书院的月考,有些紧张的情绪,情有可原。

  待心跳平复以后,巫山才睁开眼睛,盯着方桌上的白纸。

  关于清明节的是诗词文章,巫山脑中很多,可以说多不胜数,但要找出一首适宜的,就需要精挑细选,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适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。

  并且,很多时候,都需要巫山二次加工,进行一番修改、润色后,才能出成品。

  又过了一刻钟,巫山才提起灵笔,感受了一下从灵笔上传来的温暖贴合感,才开始下笔。

  这一笔下去,行云流水,落笔如云烟,又如蛟龙腾空挪雾行云。

  “六曲阑干偎碧树,杨柳风轻,展尽黄金缕。谁把钿筝移玉柱?穿帘海燕惊飞去。”

  “满眼游丝兼落絮,红杏开时,一霎清明雨。浓睡觉来慵不语,惊残好梦无寻处?”

  笔墨写春景,末尾写情,情寓于景,情重于景。

  笔锋回转,回首收尾!

我要报错】【 推荐本书
推荐阅读:
读书人:高质量莽夫 第二十九章 月考